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随着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强度关系到整座建筑的使用年限与安全性。钢筋混凝土结构凭借其坚固、耐用在建筑工程中被普遍的使用。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使用钢筋与混凝土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一种建造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由钢筋承受建筑的拉力,由混凝土来承受建筑的压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所以被普遍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它具有如下优点:
(1)坚固稳定 混凝土灌浆于钢筋,凝固后变成一个整体,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防火性能好 与普遍的建筑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容易发生燃烧,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3)节省建筑成本 钢筋混凝土虽然施工复杂,但是材料成本相比较低,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消耗部分,使用它可以节约部份工程成本。
(4)承受荷载力强 由于钢材的可塑性强,韧性好,具有较高的荷载力,因此,抗震性较强。
3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3.1 基础部分设计
首先要对地基进行考查,如果地基条件不好,可以适当加宽基础,如果地基质量较好,则可以做建筑地下室,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其次,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地面以下可以不设抗震缝、伸缩缝,但是沉降缝的两侧墙体则要分离;再次,为了避免浪费混凝土,又防止出现裂缝,可以将基础底板的混凝土控制在C30以内;最后,如果建筑物的周围已经有建筑物,那么,基础不宜深过周围建筑物的基础,基础间的净距也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基础是独立的,就要配长筋,将拉梁的顶标高度设置的高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底层墙体的高度过高。
3.2 柱子部分设计
为了方便施工,地下部分应的混凝土柱应为方柱,而地上部分则可根据实际需要既可以是方柱也可以是圆柱,而圆柱内的纵筋根数至少为8根,并且钢筋的直径不宜过大,间距也应控制在200mm以内。柱内的埋管一般在条件适宜的位置可以埋设直径比较粗的管,管的截面面积应控制在4%以内,暖气管一定不能穿插于混凝土之中。同时要避免短柱,如果出现的话,短柱的纵筋不宜过大,并且柱子的轴压及配筋应留有余地。
3.3 梁部分的设计
当主梁截面与次梁截面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增加附加筋的方法,如果主次梁截面都很大,就要形成主次深梁,主梁上也可以增加附加筋;如果外部梁的跨度相差较小时,梁的高度一定要保证相同。梁与柱的偏心应大于四分之一柱宽,小于三分之一之间。梁上的纵筋直径不宜大小,间距也不宜过大,这样才能保证梁不出现裂缝,并且保证上下纵筋的应是由直径的。梁端支座可以按简支来要求,但是为了保证牢固性,应在梁端增加纵筋的数量。要梁上进行开洞施工时,要将洞口要加筋计算出来,防止梁发生冲切破坏,斜面受到破坏;如果梁宽大于350时,应采用四肢箍。
3.4 现浇板部分
板内使用的钢筋应采用直径较大的,并且间距应控制在200以内的适宜范围内;如果是几个房间相连,并且使用的钢筋型号是相同的,可以进行连通;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要考虑互板的自重和钢筋的重量;注意厚板与薄板连接处,薄板的支座固定端可以适当确定,但是厚板的位置就要通过减小厚板支座配筋的方法来保证板面的水平度。
4 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讨
4.1 钢筋连接和的技术探讨
可以运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进行大直径的钢筋连接。其主要技术要点有以下几点:其一,就是接头的强度要保障,连接的稳定性才能有保障。其二,保证钢筋丝头的螺纹精度,这样才能保证钢筋丝头的严密性。其三,在制作钢筋丝头时,还要尽量减少钢筋的搬运次数,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加工效率,还可以保证它的质量。
4.2 梁柱节点箍筋技术要求
一般来讲,梁柱节点的施工由于结构复杂,操作起来技术要求较高。尤其中间柱子钢筋的复杂,箍筋进行绑扎时,不容易实现,下部的箍筋进行绑扎十分困难,所以在实际施工时,会在梁柱的节点位置减少箍筋数量。这种施工方法有很多弊端。例如梁的底模安装是可以,但是不能安装侧模板,这样整个模板的支撑体系就不够牢固。很多施工楼层中堆放于模板上的钢筋,或是在模板上进行钢筋的运输是极其不安全的。再者,支模操作与绑钢筋操作会彼此影响,致使工期延误。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可以采用梁板模板全面安装完成后,再将梁板钢筋安装完成。这样可以简化施工程序,易于实现。如果节点箍筋数量较少时,可以增加几根。
4.3 处理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在应用会根据所使用的位置不同,混凝土的型号也会有所区别,通常都是本着“强柱弱梁”的原则,换句话说也就是柱子的混凝土强度要高于梁的混凝土强度,建筑物的高度越大,二者之间的性能差距就越大,这是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实际情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分两批进行浇筑,两种型号的混凝土分两次不同时进行。我国相关规定中还要求梁柱的混凝土等级超过5Mpa,应对梁柱的接点进行专门的处理。还规定,如果柱子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的混凝土设计等级,应对梁与柱的连接处的节点的核心区的混凝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这才能保证接头处的强度与质量。增加核心区的强度一般会采用增加纵筋的方法,或者增加箍筋的数量。这种施工方法简单易行,并且还比较有效。
4.4 处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同的问题
混凝土的保护层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提高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另一方面则是固定受力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要根据构件的具体位置与工程的实际要求来决定。工程施工会对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做来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难按着规定严格施工。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为将箍筋做得稍小一些,安装一个模板,利用模板控制保护层的厚度。如果保护层过厚,还要铺上一层钢丝网防止表面开裂。
4.5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物不同构件会出现不同质量问题,进行质量控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得,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例如针对柱子常出现的“烂根”和“夹渣”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底面的垃圾清理不彻底,或是振动棒的长度不够等原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好混凝水的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例如水泥的型号要符合施工标准,矿料大小要适中,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还要比例适当的将化学添加剂加入到混凝土中,还要控制好水的添加量,运用最佳搅拌速度与搅拌方法进行搅拌,注意对浇筑完成的成品要进行保护。
5 结束语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使用的今天,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对于钢筋混凝土可能出现的接头处施工难度大,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要求高以及保护层厚度很难保证等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根治的办法。因此,除了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强化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规范性,还要需要建筑领域的同仁,针对这些技术上的难题进一步探索。